查看原文
其他

昆明正式迈入存量房时代

乌拉拉 昆明楼市 2024-03-19

看房买房的全能小助手——昆明楼市微信小程序「昆明楼粉」,了解项目、查询房价一键搞定!

——这是正文的分割线———

根据第三方克而瑞昆明机构的统计,2023年昆明主城共成交二手房超过4.4万套,超过了新房的近3万套。

图源克而瑞昆明机构。以下除特别标注外,均为同一来源

这正式宣告本地楼市迈入了存量房时代。




实际上,早在前年也就是2022年时,昆明市场便已显现出类似苗头。


按照本地房协当时的统计,截至11月主城二手住宅的交易套数超过了新房——不过由于少了12月的数据,似乎欠缺一些说服力。


图源昆明房协


而如果同样采信克而瑞的数据,其统计结果是2022年时本地二手房成交套数仍落后于新房,不过差距已很细微,仅为三位数。


再考虑到本地二手房的平均面积偏小,在更为关键的成交面积层面,前年时新房应该维持住了领先地位。


但去年就不一样了,约1.4万套的成交套数差距,大概率足以抹平两者间的面积差。


实际的结果也确是如此。


还是参考同一信源,2023年昆明主城的二手房成交面积约为450万方,这一结果虽略微落后于商品房整体的约512万方,但已超过商品住宅的约375万方。



可以说去年的这场成交硬仗,本地二手房赢得名正言顺;而昆明市场迈入存量房时代这一刻,也终究是来了。






早在去年的一系列文章中,我们就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:二手房市场的表现,看上去更能反映昆明市场的真实现状。


首先是房价。


参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去年昆明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8跌4涨,比起商品住宅价格的7跌5涨,似乎更为贴近大家对本地房价的直观感受。


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。昆明楼市制图


而如果将年内这些涨跌幅累加起来,明显也是二手房跌得更到位:


相较于2022年底,本地二手住宅价格在过去一年累计下降了约4.7个百分点,比起商品住宅的不到0.3个百分点,谁更有“诚意”不言而喻。


而无论是相关平台记录的年末约1.15w/㎡的二手房挂牌均价,还是第三方机构给出的约9600元/㎡的成交价格,都要比1.3w+的新房单价看起来更为亲民。



本地二手房这个价格,可能才是多数人踮踮脚能够到的真实水平。


再来则是面积。


100㎡及以下是过去一年昆明二手房绝对的主力成交面积段。


按机构数据,80㎡以内与80-100㎡区间的产品,合计占到了去年二手房成交量的一半;而再往上的100-120㎡和120-140㎡两个面积段,占比仅在16%左右徘徊。


与此相对应,商品住宅一侧则是改善需求占大头。


以最具代表性的高层产品为例,100-120㎡与120-140㎡两个面积段,成交占比均在26%左右;再加上80-100㎡产品的22%,三者占比接近1:1:1。



如果叠加之前的价格数字,去年本地二手房主力成交产品的总价,与新房主力面积段的价差,已拉大到七八十万——很多人为什么一直在说昆明的房价高,原因可能正在于此了。


还是那个观点,昆明作为省会城市,主城商品住宅整体一万三四的均价,真心不算高;关键是当你成为房东后,把房子往中介那一挂,立刻能感受到两个市场的价格参差。


老说购房者对楼市信心缺失,别的城市如何不做评价,至少昆明的症结在这里。

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原创





我们回到昆明存量房时代这一话题,迈入新阶段之后,本地楼市面临两个很现实的问题。


一是去年虽然迈入了,但今明两年会不会又退出去呢?


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等效于本年度昆明市场的表现——尤其是成交规模——会不会比去年更差?


先来看一组数字对比:参考前面提到的机构数据,去年本地新房+二手房,成交套数合计约为7.4万套,而前一年时这一数字差不多是7.3万套。



这意味着近两年本地楼市的整体成交规模,并未有显著缩水;过去一年的变化,主要集中在内部成交结构的调整——也即前面表现出来的,手房从新房市场处吸纳了更多刚需购房者这一点上。


解释得更为通俗一些,7万套出头,基本就是眼下昆明市场的成交底部了;不管有多少人喊着不买,每年还是固定会有这么些人出手买房。


而即便未来楼市进一步收缩,真的失守了7万套这条红线,由于二手房客群结构中纯刚人群占据主流的特征,其需求减弱的趋势,无疑要比改善为主的新房市场要慢一些。


所以可能出现的现象,不是什么新房成交量会在今明两年重新反超二手房,而是二者间的差距也许会进一步拉大,使得存量房的市占率越走越高。


第二个问题,本地房东群体做好应对竞争和冲击的准备了吗?


昆明二手房成交在近两年的走强不是偶然事件,一大关键动力无疑来自问题项目。


还是以去年两个市场的主流客群特征分化为例,这种内部流动趋势,其实也揭示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


购房者的入市意愿确实在降低,以至于二手房要靠从新房处“挖墙脚”,才能实现成交增量。


而如果将时间线拉长,不难发现2021年之后,本地二手房市场的成交规模是在走下坡路的;哪怕是去年,其也只是靠着吸纳新房的刚需客户,才略微回归到2021年时的水准。


还记得前面提到的16%这个数字吗?其实在100㎡以上的偏改善区间,本地二手房也在分流新房客户,只是趋势不那么明显而已。



随着短期整体市场规模扩容难度的加大,这种内部竞争趋势只会愈演愈烈;而且由于目前二手房占据上风,其将不得不面对来自新房的“进攻”。


去年底本地很多新房项目相继推出“以旧换新”的策略,已经传递出了相关信号。(相关内容可查看《昆明的房子“以旧换新”,你会不会买账?》一文


有人可能会说,眼下昆明的新房相较二手房还有多大优势啊,价格更贵吗?如果新房真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本地楼市可能也不会迈进存量房阶段了。


话还真不能这么讲,放弃新房转投二手房,购房者看重的是现房的确定性;但如果抛开这一点,二者摆开阵势来场硬仗,二手房就未必能占上风了。


毕竟新房均价多出来的那两三千块不是摆设,新房整体的均好性高于二手房问题不大。


去年本地一些交付拉了胯的项目,基本还是在还前期的债;但当这部分存货的风险出清,去年这批新项目逐渐进入交付与现房期,天平可能就会有所偏移。


而且,压力本就不仅来自新房。


正如我们在稍早前文章中所讨论的那样,随着配售型保障房的到来,二手房市场要承担多一分压力;毕竟相关新品所瞄准的,同样是楼市最为基础的刚需人群。(相关内容可查看《闲着也是闲着,昆明要拿商业用地开刀了》一文)

如果说新房和二手房的竞争还只是内部的小打小闹,那配售型保障房的冲击则会是全面的。


因为其挑战的是过去这几十年间,大家对购房形成的固有认知。


所以别看昆明迈入了存量房时代,你找个身边的房东问一问,得到的答案大概率还会是“二手房不好卖”,或是“降了好几轮价依然无人问津”


总之,在整个市场面彻底好转前,二手房想要走出独立行情很难。


而楼市走到这一步,相信至少房东群体应该能理解,我们常说的一荣皆荣、一损俱损,到底是什么意思了。



--- END ---



推荐阅读




昆明楼市媒体矩阵:公众号【昆明楼市】、小程序【昆明楼粉】、抖音号【文锋说房 loushi0871】【寰云聊城改 kmls000】;云南好房研究院:公众号【云南好房】

留言美三代,点赞富一生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